English

改革带来大变化

——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报告
2000-05-0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赵秋丽 新华社记者董学清 我有话说

泰山脚下的山东农业大学近来成了高教界人士竞相关注的热点,四面八方的同行纷纷到那里参观、取经,其中不乏名校负责人。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何以吸引这么多人?记者专门就此到该校进行了采访。

改革:不再有终身制

走进山东农业大学的校门,强烈感受到一种昂扬向上的校风。与两年前相比,这里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人事处处长嵇景涛介绍说,学校的改革首先从人事制度改革突破,提出控制总量、调整结构、转换机制的思路。在学生不断增加的同时,教职工数量不断减少。1996年底,学校人满为患,人头费占去了全部经费的近95%。如今,学校的管理部门由1996年底的24个压缩为14个,机关工作人员由270多人精减到130多人,其中,处级干部减少了33%,科级干部减少了58%。在职教职工人数由1854人调减为1614人,同时辞退临时工202人。教职工总数少了,可在一线从事教学、科研的人却多了。通过结构调整,教学科研与其他人员的比例由1:1.7调整到1:1。通过转换机制、竞争上岗,200多名干部职工转岗分流,307名职工由学校发工资转为依靠自身的服务挣工资,学校发工资的人数由当初的1641人减少到1157人。

在山农大,不仅当了多年的处长、科长没有犯什么错误下了岗,多年的教授也有的不再是教授了。山农大全面实行聘任制后,按需设岗、择优聘任,不再搞职称评审,而是直接聘任,聘什么是什么,彻底打破了职称的身份制和终身制。同时,为解决机关行政工作人员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但为了身份和待遇问题也要评职称的问题,学校对职称进行了分类管理,教师队伍实行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制,管理队伍实行教育职员制和行政职务聘任制,后勤队伍和其他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使各类人员各跑各的道,各有各的奋斗目标。结果,全校原有的教授、副教授有33人没有被聘,6名副教授被低聘为讲师。校部机关党政管理人员中原来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124人,不再参加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

后勤服务过去一直是该校最头痛的事情。过去,山农大给后勤人员一年发工资就达200万元,还免费提供水电等条件。可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后勤人员似乎越养越懒,干多干少、干得好与不好一个样,还出现了工人当工头、临时工干活的现象。改革后,山农大将后勤队伍的10个单位断奶,对校医院实行企业化管理。结果,人还是那些人,后勤系统除了自己支付工资外,1998年向学校上交了75万元,1999年上交130万元。不仅提高了办学效益,而且加快了后勤自身的发展,增加了后勤职工的收入,改善了服务质量。

改革:为何顺利进行

由于自身封闭性强、与经济活动联系不紧密,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轨慢,被人们称之为计划经济下的最后一个堡垒。要在高校校园里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和职称的终身制,改变人们多年来一直沿袭的旧习惯,谈何容易!一系列强力度的改革措施为什么能够在山农大推开呢?这成为前来参观的人们心中迫切想解开的一个谜。

教育质量低、办学效益差、自身缺乏生机与活力,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办法人们多半都认识到了,可就是迟迟不动。很大的制约因素是改革必然要剥夺领导者自身的既得利益。山农大党委一班人认识到,要搞好改革,必须勇于自我剥夺权力。搞住房分配改革,他们和教师一起按分排队分房。学校一位主要领导人排在88号。今年,学校准备建设每套130平方米的一批住房,只解决博士导师,校级领导一律不参加。车队作为企业独立经营后,学校用车必须租车队的车,校领导没了专车,节假日上街只好个人打的。为激发下面院系的办学积极性,学校还将过去集中在上面的财权、职称评定权和用人权逐步放给了院系。计财处长给我们算了一笔帐:在山农大,整体上管理队伍的待遇低于教师队伍的待遇。学校主要领导的岗位津贴相当于教授的最低档,副职则低于教授。教授每年的津贴有2万元、1万元和5000元三档,书记、校长只有5000元,副校级干部则是4000元。山农大各级领导在工作、生活中始终坚持了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义务、管理就是责任的理念。

山农大改革之所以顺利推进的另一个原因是,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推出的所有改革方案都事先交群众讨论,没有一个是关起门来搞的。为避免决策失误,学校还聘请了19个退下来的老领导及知名专家,成立了学校咨询委员会,凡重大决策必须经过他们讨论通过。职称聘任制改革方案先是由学校人事处拿出初步意见,然后发到各院系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又提交学校咨询委员会讨论,并分别召开中青年和老教师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最后提交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群众讨论的过程也是群众自我教育的过程,并从中增强了承受力。就这样,这项涉及到700人教师队伍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历时八个月、经过了16次修改,才得以正式出台。实施后,几乎没有遇到阻力。

在谈到改革措施的宏观思考和战略层面的推进时,该校党委书记盖国强说:“我们的改革不是单项推进,而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循序渐进、全面深入,既改干部,又改教师,还改后勤。如果顾此失彼,没有通盘考虑,就会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满,从而影响改革的成果。”改革不是目的,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校的发展。这是山农大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通过三年的不断深化改革,山农大增强了生机、活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学校扩大了3000多人的办学规模,新增了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五个博士点,新上了一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二个部级重点学科,还建设了三个省级技术研究中心,新建了6万平方米的楼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